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策略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 孙晓妍
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为我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平台, 但同时也使这些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 并获得竞争优势,是跨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而积极借鉴国际跨国公司的经营方针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各国各地区的税收政策及相互间的税制差异进行税务筹划, 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是各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
( 一) 国与国之间税收制度的差异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等不尽相同, 各国之间的税收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如各国的税制结构存在差异。有的以直接税为主体, 有的以间接税为主体。另外, 各国的税收负担存在差异。有的税负高, 有
的税负低, 有的甚至无税负等等。这些差异的存在, 为跨国公司进行税务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且其中的差别越大, 可供纳税人选择的余地也越大。
( 二) 国际税收协定的大量缔结为避免重复征税,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国际税收协定。税收协定为缔约国双方的居民纳税人提供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如根据国际规范, 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投资所得, 在收入来源缔约国可以按照比该国常规税率低的限制税率缴纳预提所得税, 有的可以免税。荷兰已同四五十个国家缔结了国际税收协定, 如丹麦、意大利、挪威、瑞典、新加坡等对本国公司向荷兰公司支付股息免征预提税( 参股达到一定比例) , 还有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等只征5%的预提税; 荷兰对在本国实质性参股的丹麦、芬兰、爱尔兰、马来西亚、挪威、波兰、新加坡、瑞典、瑞士等国的公司支付股息免征预提税, 对向比利时、美国、法国、英国、南非等国的公司支付的股息只征收5%的预提税。另外, 荷兰有“参与免税”的规定, 即如果本国公司
拥有外国公司5%以上的股份, 而且外国公司所在国课征有与荷兰公司所得税相似的税收, 则本国公司来自于外国公司的股息可在荷兰免征公司所得税。
( 三) 国际低税地的广泛存在国际低税地是指为了吸引外资, 以免征某些税收或压低税率的办法, 为国外投资者提供不纳税或少纳税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国际低税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权利在各国法律许可范围内选择较低税收负担的跨国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纷纷在国际低税地建立子公司, 如国际控股、金融、投资、信托公司等等。此外, 国际低税地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局、便利的交通和通讯、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无限制的资金汇出制度等,也为跨国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上述种种为跨国公司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由于各国税制的差异、缔结国际税收协定的情况不同以及各个低税地的税收
优惠政策不尽相同, 跨国公司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要在充分掌握其他国家经济、税制、法律等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精心安排和筹划。
二、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税务筹划主要是通过对投资国家的选择、投资组织形式的选择、应税收入的转移等降低税负。跨国公司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很多, 如筹资过程中设立国际金融公司、销售或贸易过程中设立国际贸易公司、投资过程中设立国际控股公司、经营过程中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转让知识产权时设立国际专利特权公司、投保过程中建立受控保险公司、避免构成常设机构、利用关联交易中的转让定价等等, 笔者仅选择如下4 种进行分析。
( 一) 在投资过程中通过设立国际控股公司进行税务筹划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或购买外国公司一定的股份时, 东道国对汇出股息征收预提税。虽然母公司直接缴纳的预提税和间接缴纳的外国公司所得税可以在居住国进行抵免, 但在抵免本国税收时,二者之和不能超过抵免限额。因此, 如果预提税税率过高, 会出现超限额抵免, 从而加重母公司的税收负担。为解决这个问题, 跨国公司可在一个有广泛税收协定的国家建立国际控股公司, 通过该控股公司向外国子公司进行参股, 这样其所获得的股息就可以享受来源国的预提税优惠。但要注意控股公司所在国对本国居民公司来源于国外的股息是否征收公司所得税。如果征税, 则跨国公司仍然达不到减轻总体税负的目的。因此, 国际控股公司所在国应具备以下条件: 有广泛的税收协定; 对本国居民国外取得的股息进行上述筹划后, 公司税负较之前大幅降低, 节税效果明显。通过规范合同的签订, 加强市场销售人员的培训, 以及与客户的沟通, 公司将部分经营业务按照建筑安装工程业务进行单独核算, 筹划后这部分业务每年的销售收入近亿元, 绝大部分销售按
照提供工程劳务适用3%营业税率。而此前公司的增值税税负达8%, 按此测算, 每年可减轻公司税收负担近500 万元。成立全资控股的软件公司后,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 公司被批准为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每年可以获得增值税退税1000 多万元。同时软件公司的成立, 也为公司对外拓展软件业务创造了条件, 更好地促进了公司软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1] 胡常青:《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与避税筹划技巧及典型案例分析实务全书》, 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 年版。
|